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环保产业以其长期稳定的现金回报成为资本追逐的投资对象。“十一五”以来,环保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5%,驶入快速发展阶段。有统计显示,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约达4.5万亿元。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9点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对于2016年重点工作,李克强表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要分别下降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继续下降。着力抓好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支持推广节能环保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对于节能环保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全国人大代表刘正军指出,所有的投资者支持环保的做法都会有非常好的回报。早在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而在完成“十二五”时期的阶段性目标后,“十三五”时期的节能环保产业更加值得期待。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理事莫志禄曾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许多传统行业增长放缓,而节能环保产业等发展速度却不减反增。国家“绿色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正催生一个约10万亿的巨大节能环保市场。
对此,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深有体会:以前总有担心,觉得环保标准、政策太严,可能会对整个产业打击太大。实践表明,从严从紧的环境政策不只利于本体产业的调整升级,也有利于新兴环保产业的增长,孕育越来越多优秀的环保企业。“下一步,应更有决心,去制订更加严格的政策体系。”
在不少专家看来,随着公众对环境健康的重视和关注,其需求可能会真正孕育出一个支柱产业的规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徐华清觉得节能加环保,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支柱产业。“再向下延伸,环境健康产业也有可能成长为新兴产业。”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马中则拿国内公众对健康饮用水日益增长的需求佐证这一观点。据他介绍,近年来,饮用水包括饮水机在内的全行业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中,5元一瓶以上的高端水市场增长速度最快。“数字体现需求。饮用水只占生活用水的1/10,国人为了这1/10的水年花费千亿元,甚至可能超过每年水环境治理的投入。”
此外,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特点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突出强调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2014年只是在论述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时,提出“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2015年要求“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2016年则专题阐述,要“把节能环保产业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并且发出了“开展全民节能、节水行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的号召。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绿色治理的理念,展示了绿色治理的能力,不仅政府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绿色行政的职责,依法依规强力推进绿色行政的落实,而且注重绿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调动市场主体和社会大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形成合作治理的良好局面。
|